首套房贷利率累计下调 140 个基点,全国「最低价」降至 3.7%,将对房地产市场带来哪些影响?
将会让二手房市场的挂牌量爆涨到一个全新的次元,下面我们又一起进行喜闻乐见的算术题环节,对了本次回答附图有点《喜感》。
我之前反复提及的一个诡异现象就是:为什么没有金融政策来解决过去数年背负利率上浮群体的问题。
想要稳楼市,必须要稳二手房市场挂牌量。
有一类人卖房是觉得地产行情不容乐观,坚定卖房。
有一类人卖房是因为职场和家庭出现问题,必须卖房。
......
还有一类人卖房是因为,利率严重倒挂,打算卖了,是否重买视情况而定。
什么叫利率严重倒挂,张三现在买房,贷款200万,利率3.7%,月供9250元,30年累计支付利息131万元,还款总额331万。
李四是2021年买的房子,贷款200万,利率为LPR+上浮利率,最终为6.5%,月供12641元,30年累计支付利息255万元,还款总额455万。
上浮利率最恐怖的就在于《无论LPR怎么降,利率上浮部分永不削减或降低,除非还清贷款》。
张三和李四未来利息这一块的差别有足足124万。
如果现在李四把房子卖了,重新买就变成了《3.7%》,你说李四卖不卖?
不要提重新买房要缴纳过户费用,那几万、十来万的费用跟124万的差值比如何?
《首套利率越低,利率上浮群体倒挂就会越严重,二手房市场将会一步步朝着踩踏方向大步迈进》
事实上对于金融机构来说,解决利率上浮严重群体的问题是最容易的,不信你仔细分析下:
金融机构能不能解决地产周期问题?不能。
金融机构能不能解决很多人失业降薪问题?不能。
.......
金融机构能不能对利率上浮的家庭按照目前首套房、二套房的认定规则进行重新认定,符合最新要求的免除利率上浮,打消这个群体挂牌出售的意愿?这个是真的能做到,并且执行成本不算高。
其实二手房挂牌量激增还带来另一个严重问题,就是很多挂牌人可能不知道"做空"这个概念,但是他们的行为就是在做空。
他们的思路就是现在500万的房子割肉480万能卖掉,明年年底估计能跌到410万,现在480万卖掉,租一年房子,明年底410买回来,利率低、手上多出来一笔数十万的现金。
我现在发现身边这样的"做空者"越来越多了,甚至于有自己唯一一套自住房都卖的狠人频现。
老规矩,地产问题回答末尾必附一张"我还是喜欢桀骜不驯的你.JPG"。
对刚需并不是一件坏事,前提是现在环境下认为买房是自己的刚需。
去年到今年lpr结合加点,房贷执行利率从5.2%左右下降到4.1%左右,平均就高达110bp,尤其是加点,一旦确定将直至贷款还完。100万房贷二十或三十年可以节省十几二十万的利息,这是短短一年选择不同带来的差异,还不包括70城里大多数同比房价下跌的部分,前几年如果不那么刚性需求,扛到今年省不少成本。
当然要说还能下降多少,个人观点不取决于供给端政策,而是和现在的整个经济遇到的问题一样,是需求端不足引起的价格以及成本下降。谁有抗风险资金,谁就有议价的筹码。
房价涨的时候,需求端包括了自住和投资,非必要投资推动了信贷激增和资产价格上涨,非理性的繁荣总有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,没有那么多投机者和自住抢房源,刚需不会这么艰难。所以对于前几年投资高位被套的炒房者来说,真是一点都无法引起共情。
市场没需求,就会带动房子相关成本下降,这是市场的表现,大家越抢着买,议价权越低,反过来大家购买意愿不那么强烈,反而大家都有更高的议价权。
现在市场的需求下降有主观和客观原因。客观原因是大家预期收入下降,根据最新的工业企业利润来看,受影响相对第三产业较小的都出现了同比下降,还是平均了国有企业以后的数据,私企更惨,但私企和三产又是我国最大的就业方向,还有一项目数据读者可以看一下,就是青年的失业率,是所有年龄段最高的,而年轻人往往是正常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,现在客观上是接不住。
主观原因就更简单了,买涨不买跌,还有多少人认房价永远涨呢?这个信心这一年内从评论区就能看到明显的差异。
最后,抗风险资金是现阶段最稀缺的资源之一,交出去之前还是要多考虑换来的东西值不值,尽可能花在刀刃上。
抗风险资金相关讨论参考之前的文章:
'